张春义
最近,在许多地方,工人在工作中中暑根据相关规定,劳动者中暑后被鉴定为职业性中暑的,可以进行职业病诊断,申报工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可是现实中,劳动者维权之路困难重重,很少有劳动者能真正享受到工伤保险待遇
根据《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规定,劳动者因高温作业或者高温天气作业发生中暑并被诊断为职业病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中暑是一种严重的中暑劳动者在工作中患中暑,可以依法申请职业病诊断和工伤认定但部分劳动者中暑后,很难申请职业病诊断和工伤认定
中暑成为工伤认定的盲区,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相对于尘肺病,职业中毒等常见职业病,劳动者对职业性中暑属于职业病的认知程度较低,在不知道自己工作时中暑的情况下,可以申请职业病诊断,享受工伤待遇其次,为了诊断职业性中暑,需要了解患者工作场所的气象条件,包括空气温度,湿度和热辐射强度等,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不愿意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还有很多建筑工人担心自己是被包工头招进来的,没有和施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很难认定,不能认定为工伤
高温下工作的劳动者已经面临天气烘烤考验,不能享受工伤待遇,因为中暑让他们流汗流泪有关部门必须努力畅通工伤维权之路,切实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首先,有关部门要加强宣传,让劳动者充分了解哪些是常见的职业病,知道职业性中暑也可以申请工伤认定对于建筑工人等特殊群体,更需要有针对性地普法,打消他们的思想顾虑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实施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第七条规定:具有用人单位资格的承包人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将承包的业务分包给不具有用人单位资格的组织或者自然人的, 组织或者自然人聘用的从业人员在从事承包经营时发生工伤的,具有用人单位资格的承包人应当承担依法应当由用人单位承担的工伤保险责任 相应的,包工头招进来的建筑工人也可以通过工伤认定主动维权
其次,针对用人单位不配合的情况,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举证责任倒置原则,让劳动者享受应有的工伤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职工或者其近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工伤认定办法》第十七条进一步规定,用人单位拒绝举证的,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受伤害职工提供的证据或者调查取证的情况,作出工伤认定决定
此外,各地要加强探索,不断扩大工伤保险范围,防范和化解新业态劳动者职业伤害风险,解决工伤无医疗,工伤无抚恤问题快递员,外卖员等新就业形式的劳动者是职业性中暑的高危人群但是,一些劳动者因为没有和平台签订劳动合同,往往无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最近几年来,北京,上海,湖南等省市以同城旅游,外卖,即时配送,货运等行业平台企业为重点,组织开展平台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浙江,安徽建立健全新就业模式劳动者单一型工伤保险制度,提高新就业模式劳动者工伤保障待遇各地要积极借鉴上述做法,扩大保障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