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
  • 广告服务

京财时报

数字文保孕育广阔前景文化只眼

京财时报   来源:新浪新闻    发布时间:2022-06-27 15:15:05   阅读量:11197   

《人民日报》摘要,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和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键要素长期以来,科学,技术和文化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关键因素数字技术的永久性,再现性,即时性,高效性,智能化和网络化为文物保护和管理,展示和传播,深入研究提供了先进的工具两者的结合包含了各种学科和专业的交叉数字技术让文物栩栩如生,为文化产业发展和文明交流孕育了无限希望和广阔前景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就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概念,利用计算机技术和数字图像技术实现敦煌石窟文物的永久保存和可持续利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敦煌莫高窟克服了各种难题,形成了一套标准化流程,掌握了多项数字化核心技术,取得了丰富的数字化成果另一个典型案例是故宫博物院早在1998年,故宫博物院就成立了数据信息中心,开始建立文物藏品管理系统2003年,故宫文化资产数字化应用研究所成立,借助数字化技术强化博物馆保护,研究和展示的基本功能2020年,数字故宫小程序发布,故宫博物院入驻上线计划,既遵循了文物保护的初衷,又丰富了参观体验6月11日发布的数字长城是数字技术在文保领域前沿技术和创新应用的又一标志性范例它实现了长城这一最大的文化遗产的毫米级高精度数字复原,让人们不仅可以体验长城的壮丽,还可以通过简单有趣的互动,投身于长城的保护和修复这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一次重要探索最近几年来,数字文物保护取得了快速发展尤其是2016年,国家文物局等六部门在互联网+,国家文化博物馆,腾讯,百度,央视,人民日报,新华社等财经媒体联合发布中华文明三年行动计划通过5G,AR,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推出了一大批数字文化产品,出现了《文物漫游时空》《遇见敦煌》《国宝》《如果国宝会说话》等数字展览并且考古博物馆+数字技术也得到了巧妙的应用三星堆最新考古发掘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将其融入考古,直播,引导等全过程,带来了很多新的发现和体验仅2021年,全国文物机构就开展了3000多场云展,吸引了41亿人次的点击,表明公众对文化和自然历史产品有着强烈的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多学科依托国家文化网建设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大力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线上线下结合的数字文化新体验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也提出,加快推进国家文化遗产科技创新中心和文物保护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数字文化保护的前景是光明的可是,在数字文化保护的实践中,也存在许多挑战和瓶颈,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解决方案比如,文物细分多,场景需求多样,单一数字技术应用开发成本高,不易快速普及,数字文物开发标准不一,标准混乱,数据库不兼容,难以广泛使用和共享,数据安全,资源开发收益和知识产权分配机制没有解决,参与者担忧,缺乏动力,参与不足导致文物领域数字化优质产品供给不足低水平开发和重复开发较为普遍,与公众期望相差甚远数字文化保护的未来需要紧紧围绕国家规划,借助政策支持,加强与科技的合作与互联在新技术的驱动下,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得到广泛传播,帮助每一个中国人了解文物所承载的灿烂中华文明和民族精神,增强个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与国家和民族共命运帮助讲好中华文明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让中华文明之光照亮民族复兴之路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财经| 房产| 娱乐| 旅游| 时尚| 生活| 科技| 健康| 汽车| 教育|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10- 网站地图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