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帮助
  • 广告服务

京财时报

滚动新闻:
·以青春智慧,破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之局 ·暑假体验式旅行成市场新热点 我国现存超215万家旅游企业 ·1.2亿只“毛孩子”撬动3000亿元市场 我国现存超400万家宠物企业 ·国家发改委表示发展“人工智能+”坚持因地制宜 我国近1年成立相关企业超64万家 ·“浪漫经济”来袭,七夕鲜花消费持续火热 ·全球TOP4光伏组件制造商集体亏损收官 我国现存光伏企业超166万家 ·七夕催生“浪漫经济” ,餐饮消费持续火热 ·贵州首开省级“云胶片”集采,现存医疗耗材相关企业超7300家 ·“中国造”医疗器械高质量破局,现存相关企业超599万家 ·桶装水造假已成灰色产业链,现存纯净水相关企业超7.8万家 ·国寿财险常德中支开展消保护航三农宣传活动 ·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国内现存5G相关企业超75万家 ·利润超8581亿元,软件开发相关企业数量半年新增109.7万余家 ·点单奶茶避坑指南冲上热搜,现存奶茶店相关企业超12.3万家 ·上海无人驾驶出租车开跑,现存无人驾驶相关企业超7800家 ·18层楼门禁按钮只到6层,现存物业相关企业超387.8万家 ·健身行业正在焕新新机,现存相关企业超163.6万家 ·从养老到享老,现存养老相关企业超37.2万家 ·库卡协作机器人重塑人机协作自动化新纪元 ·天眼新知 万亿蓝海温暖守护:残疾预防日前的产业创新图谱 

以青春智慧,破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之局

京财时报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9-01 10:41:21   阅读量:13308   会员投稿

马源鸿:以青春智慧,破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之局

在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马源鸿是同学眼中的“全能学霸”,更是带领团队用数孪技术为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破冰的“创新先锋”。从校园荣誉满贯,到车间技术攻坚,他在产教融合浪潮中,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创新故事。

校园里的“荣誉收藏家”与实践先锋

翻开马源鸿的“成长手册”,荣誉与实践的“双轨并行”格外亮眼。他曾获评“三好学生”“创新之星”“优秀共青团干部”,拿下“国家励志奖学金”;在科技创新领域,斩获“发明杯”全国决赛一等奖,作为第一发明人申请3项专利、8项软著,还发表2篇CN期刊论文。这些成绩,是他深耕学术与创新的见证。

校园之外,马源鸿的脚步同样不停。2022年,他赴广州市中通速递任工程师助理;2023年,在东莞市某注塑厂负责设备装配维修;2024年寒假,又投身绍兴市某餐饮公司的系统开发调试……一次次企业实践,让他真切触摸到行业痛点,也为技术研发积累了“实战经验”。同时,他身兼学院学生会副会长、班级班长等多职,在服务与管理中,练就了统筹全局的能力。

以青春智慧,破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之局

破局:为中小微工厂打开数字化之门

工信部数据曾刺痛人心:全国超5200万家中小微工厂因数字化运维缺失,每年约4.2万起事故、6.3万人伤亡、2800亿元经济损失,平均每40分钟就有一起事故;加之国外技术垄断、国内方案成本高昂,仅10%的工厂敢尝试转型。“让中小微工厂敢转型、能转型、转得起型!”带着这份使命,马源鸿带领团队开启了历时五年的技术攻坚。 团队研发的数字化方案,整合“硬件+软件+服务”三大核心板块,打造全链条数字化体系:硬件端,国产化智能断路器支持不停电改造,传感器成本较进口产品直降60%,打破国外垄断;软件端,PaaS平台实现设备实时监控,零代码拖拽操作让老工人也能轻松搭建监控场景;服务端,从安装到运维的全流程定制服务,让转型如同“搭积木”般简单。目前,项目已获1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软著,2项专利正在受理,核心成果均由学生团队主导完成。

以青春智慧,破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之局

成效:从实验室到车间的“蜕变魔法”

技术的价值,在工厂车间里得到生动验证。东莞荣熠科技采用数字孪生定制方案后,模具试错次数锐减60%,每套开发成本降低15万元,材料利用率从70%飙升至90%;杭州生晖智能科技应用基础一体化方案后,调度时间从每天3-4小时压缩至分钟级,订单延迟率从25%降至5%以下,安全巡检漏检问题彻底解决。数据显示,该方案能让工厂产能提升13%、成本下降50%、管理效率跃升65%,硬件成本仅13万,部署周期仅7天,优势远超同类产品。

如今,团队已成立公司,签下2份意向合同、收到1.8万定金,估值达2000万元,预计2026年收入将达90万元并持续增长。团队累计获得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奖项12项,带动15人直接就业,间接惠及产业链数千人,还受到中国青年网等国家级媒体专题报道。

以青春智慧,破中小微工厂数字化转型之局

青春担当:向“智造”未来持续发力

从校园实验室到工厂车间,马源鸿和团队用技术创新诠释着青春的责任与担当。谈及未来,他眼神坚定:“我们会继续接入自研的智能制造智能体,把数孪技术做深做透,让更多中小微工厂能搭上数字化转型的快车,为‘中国制造’升级贡献更多校园智慧。”

在产教融合的沃土上,马源鸿正以青春为笔、创新为墨,书写着新时代青年的“智造”答卷。

声明: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文章事实如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热文推荐

首页 | 新闻| 财经| 房产| 娱乐| 旅游| 时尚| 生活| 科技| 健康| 汽车| 教育| 今日北京 | 电子报

Copyright @ 2010- 网站地图
关于同意京财时报设立互联网站并提供新闻信息服务的批复